核心提示:在法库小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逐渐发展成长的过程中,那些古老的街巷,古老的胡同,早年的老店铺;建国初年五六十年代城镇的市井街道与商业门市布局等,都在今天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中消失了。这些老地方...
我小时侯,那条贯通小城东西方向的,常年流着潺潺溪水,绿树丛荫的南河套,也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七十年代前每逢夏季,若带上小铁锹任意在河套的泥沙里挖个坑,就能痛快的在阳光下,泡在清澈的溪水里洗个澡。河套南岸自古以来就住着几百户人家,南大桥南岸西侧有一名为‘双庙子’的屯子,住有几十户人家。再往南有个叫‘寄骨市’的地方,荒野上还有些坟丘,大人们也把它称做乱坟岗子。后来解放后在这地方盖起了成排的红砖平房,又称百间房。到五十年代,什字街南那条公路桥南道西,门口有坡岗的老煤建公司(既县审计局小区现址)就建在百间房的东北侧;那条公路桥南道东几十米远的坡顶边缘处,曾竖立着一座宽约1米,高丈余,镶有飞檐的大石碑。当时由于是还没上学的孩子,碑上的字不知是什么含义......,听大人们讲:那个地方叫鬼王庙,庙里供有一把鬼头刀,是封建社会时对犯人行刑前祭刀的地方。南大桥斜对岸路东坡地上有一片民房叫戴家庄,那是清朝年间形成的小村子,那里住着上百户人家,由戴家庄再往东几百米是古老的张家窑旧址。由张家窑往东的方向,河套北岸有一处六十年代初建立的法库县民办中学,后来旧址改为县塑料厂。由此往北上坡就来到了通往铁岭的那条东西公路,当时现计生委以东的公路道北都是广阔的农田和菜地,偶尔在公路道旁的断崖上还能看到多处早年埋葬的破棺木。道南远处斜对过便是县食品公司(屠宰厂),东农大队等。自屠宰厂往西回来,一路可经过大东门的老交通队,装卸队,天主教堂(既现在的党校),糖酒公司,二工业局等单位,直至到达老客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