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法库小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逐渐发展成长的过程中,那些古老的街巷,古老的胡同,早年的老店铺;建国初年五六十年代城镇的市井街道与商业门市布局等,都在今天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中消失了。这些老地方...
在我的记忆中,这些服务行业最具当代味道的还是庙头地贸地区道北那宽敞而洁净的国营理发店(现吉祥广场西侧路旁)。这个南北宽约8米,东西进深约9米的店堂,看起来算是宽敞洁净。店内两侧整齐摆放着7,8把乳白色铁制可后仰式理发椅,七,八名笑容可掬的年轻女理发员(男理发员极少,记得只有1,2人)常年不辞辛劳的为男女顾客理发。最令人称赞的是,这个店日常门庭若市,等待理发的顾客还能坐在长凳上排号时享受到看报纸,看画报的待遇。其店面非常讲究卫生。她们一律穿着洁白整齐的白大褂,当有顾客坐下理发时,理发员手拎几条雪白的毛巾,为顾客前后围上,又罩上一块白围布,然后自己戴上白口罩进行操作。当有顾客需要刮脸时,理发员又拿起一块热气腾腾的白毛巾轻轻敷盖在他脸上,经过几分钟的热敷,才慢慢细致的为其刮脸。那刮脸的动作宛如绣花一样柔和而小心,而顾客像是睡眠一样舒适。而每用完一次的毛巾都及时扔进了冒着热气的蒸汽消毒箱。殊不知,那安静躺在理发椅上的中老年顾客却是仅花上两角五分钱就享受了那时最 “豪华”的理发服务。而一个好理发员每月最多也只拿到40多元钱的月薪。这个理发店舒适洁净的环境,是五,六十年代县城服务行业的典范,她们不怕苦累,坚持优质服务的作风很令人称道!那些当年年轻的理发员们至今最大的也已古稀之年了,最小的学徒也接近了花甲,可以预料她们的生活到中年后才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