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10日,为深入挖掘、整理、固化和传播辽代文化,丰富城市建设文化内涵,发展辽文化产业,法库县委、县政府举办了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沈阳辽文化研究专题论坛。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凤波,副市长王玲发来贺词表示祝贺。
5月9日,法库县举办了主题为“大辽福地、宰相故里、白鹤之乡、人文法库”的沈阳辽文化研究专题论坛,10位辽史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此次论坛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参加了沈阳辽文化主题实践参观考察,参观了法库县正在建设中的辽代风情小镇及法库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茂台辽墓群和渭州古城遗址。
1000多年前,辽国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和有效地开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辽文化不但印证了中国北方发展的历史,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北方各民族文化的特征,不但经历了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融合的曲折历程,也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沈阳地区作为辽朝萧氏后族的重要聚居地,遗存着众多宝贵的辽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固化和传播辽代历史文化元素,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品牌,推进沈阳文化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库,辽文化底蕴丰厚,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墓群为代表的辽墓20余处,辽代古城遗址220余处,辽代时期的法库“城郭相望、村镇密集、市井繁荣”,而且至少有6位辽代北府宰相为法库人,名臣重将不计其数。可以说,法库处处有文化遗存、乡乡有传说、村村有故事。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法库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立辽文化研究会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整理、固化和传承辽代文化、历史和人文风情等等,实现文化的品牌化、产业化。
辽文化研究会将组织会员积极开展对辽文化挖掘、收集、研究、整理工作,力争出一批研究成果;积极开展物质和非物质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辽文化在沈阳地区得到更好地传承。法库县将加强文化景观建设。加快推进辽代风情小镇、白鹤楼、陶瓷博物馆、萧太后像、唐英像建设和法库门、平治学校、杨宇庭电灯厂等建设和恢复重建工作,增加文化名城内涵。法库的辽代风情小镇项目是今年市政府重点支持的260个重点开发项目之一。
相关链接
法库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在辽代,法库东部村落归祺州管辖,西部地区隶属上京道渭州管辖。在省市考古调查、普查中,境内发现、发掘早、中、晚期辽墓二十余处,古遗址200余处。法库地区是契丹萧氏后族的重要聚居地。萧氏家族为辽朝第一任宰相萧敌鲁、第二任宰相萧阿古只的后代,与辽朝著名皇太后萧绰同为一族。萧氏女性中有数人为皇帝的后妃,男性中有数人娶耶律皇族公主为妻。辽朝的萧氏后族均生活在法库一带,道宗时期北府宰相萧袍鲁、天祚帝时期北府宰相萧义等8位辽朝北府宰相都曾生活在法库。如今,法库县城东边仍有帝后行宫遗址一处。辽代时期生活在法库的契丹人建造州城、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并进行贸易往来,使当时的法库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也为法库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财富。法库也因此被誉为“大辽福地、宰相故里、白鹤之乡、人文法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