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0月24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李铮)卧牛石乡有女足。乍一听,没人相信这事儿。
卧牛石在哪?从沈阳法库县城再往西北,还得走70里地。初秋十月,驱车经过无数收割后的玉米地,卧牛石乡中心小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场地,两块标准的五人制人造草皮足球场,这在拥挤的城区小学可是宝贝。
更让人惊艳的是水平,男孩踢球见得多了,但踢得好的女孩确实难得一见。
六年级的陈佳怡是卧牛石小学女足的前锋,进行足球训练一年后,在刚刚结束的法库县小学女足联赛中,她就踢成了最佳射手。虽然停球、传球的基本功与同龄男孩还有差距,但她和几名小伙伴的速度、力量,尤其是配合意识,很有专业范儿。
在十月份的法库县第二届中小学生校园三级足球联赛中,陈佳怡、徐敏、陈宏、王慧翠、李佳欣组成的卧牛石女足四战全胜,进35球,零失球,夺得小学女子组决赛冠军。
卧牛石小学体育老师沈君辉说,前一段大连来了个教练,评价她们在全国12岁的女孩里也算不错的。目前,这几个小姑娘在县里已难找到对手。
沈君辉自己喜欢足球,又肩负着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重任,他带领卧牛石小学进行足球训练已经三年了。
原本没想干出什么名堂的老沈在2013年遇到了露脸的机会。在法库县建设足球之乡的大背景下,足球课不仅进入了高中、初中、小学体育课,而且有了全县规模的校园足球联赛。在前两届小学女足联赛中,卧牛石都是冠军。
记者在法库了解到,卧牛石小学足球踢得好,但他们并不孤独。3年来,全县23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甚或有的幼儿园,都普遍开展了足球课教学,班级联赛、校际联赛日益频繁,全县三万多名中小学生都在足球体验、训练、比赛中分享了快乐、锻炼了身体。沈君辉说,虽然我们两届都是冠军,但全县各校水平都在提高。
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说:“2012年,县委提出从孩子们抓起,立足校园足球,建设足球之乡,目的绝不是搞一支光鲜的职业球队,而是让学校的体育教育有抓手,希望孩子们以足球为载体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开阔视野。”
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导的校园足球从2009年推出以来,缺场地、少教练、校长家长不支持是三大瓶颈。立足发展足球之乡、推动校园足球的法库就一块硬骨头、一块硬骨头地“啃”下来了。
他们首先从集中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办学入手破解了场地难题。据介绍,法库县原有21所初中,东湖中学城2013年10月建成开学以来,将21所初中合并成三所,东湖中学城三块标准人工草皮场地已投入使用。18所乡镇校舍留给了乡镇中心小学,优化了体育资源配置。
地处偏僻农村的卧牛石中心小学能够有两块标准五人制足球场,就是沾了原初中进城,九年制学校体育场留给小学的光。
法库县教育局长安会民介绍,全县目前共有学校和幼儿园及社会笼式草皮足球场25块、标准足球场33块。
三万多孩子学足球,缺少教练确实是个难题。法库县采取了按需特批、精心培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办法,解决师资问题。
安会民说,在解决足球教师不足这事上,沈阳体育学院帮了大忙,他们把法库作为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深度合作,两年来,他们不仅派来32名顶岗实习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而且和沈阳大学一起对法库体育老师进行了足球专项培训。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院长王新坤表示,我们高校拥有师资资源,为支持法库普及校园足球,我们要把足球专业大学生支教、培训现有体育老师两件事做好,近期我们将再次对全县的足球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另外,法库县2014年还为学校招聘了15名足球老师。分配到卧牛石小学的体院应届毕业生杨洪波已经成为校园足球教育的有生力量。目前,法库县共有足球教师131名。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家长及全社会对校园足球重要性的认识,法库县既有积极引导,也有任务要求。
法库县教育局长安会民说,我们在校园足球建设中,既科学规划,明确任务,又将此项工作列入绩效考评之中。卧牛石小学的霍福吉、沈君辉两位体育老师就因为常年坚持抓好校园足球工作,业绩突出分别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事。
法库县还在县广播电视台、县报等多种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对世界杯等足球赛事及足球明星进行报道,普及足球知识,在全社会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提高足球欣赏水平,增强参与足球活动兴趣,扩大足球人口。
“我们统筹全县资源抓好校园足球建设,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打造法库足球文化,提升法库的形象与品位,”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