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鸡冠壶
辽国贵族“萧氏”,女的大多是皇后;男的大多为重臣,以致史学家将辽国“萧氏”称之为“后族”。作为“萧氏后族”领地的法库,至今遗留着诸多州城、墓葬、文物、习俗等辽国遗迹。去法库转转、看看,聆听考古专家冯永谦先生如是说,领略一番辽国历史、契丹风情,不亦乐乎——
■国名来回改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9年之后的916年,耶律阿保机始建年号“神册”。从907年直到1125年被金国所灭,除去“西辽国”之外,辽国经历了218个春秋,共有9位皇帝。
史载,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938年),改国号“契丹”为“辽”。另有一说,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947年),耶律德光攻下开封后,改国号为“辽”,意为契丹疆土辽阔。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983年),又将国号改为“契丹”。直到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二年(1066年),再将国号改为“辽”。
契丹族源于内蒙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为逐水草而居,渔猎、游牧民族。东晋建元二年(344年),契丹人从“鲜卑族”分离出来,并于南北朝时期分成八部。唐代初年,八部形成统一部落联盟,契丹民族由此形成。
史载,辽国强盛时期,疆域包括东北、内蒙东部、华北一部分,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军队近30万。13世纪,阿拉伯人把中国称作“契丹”。如今,俄文中的“中国”一词,仍然为“契丹”。
■一国行两制
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938年),五代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将华北地区的“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给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管理大量的汉民,耶律德光建立了两套办公署衙,实行契丹管理契丹人,汉人管理汉民的“一国两制”制度。
辽世宗耶律阮天禄元年(947年),辽朝分设了“北枢密院”、“南枢密院”,形成“北面官”、“南面官”管理系统。契丹人认为,日出的东方最为尊贵神圣。所以,辽国皇帝的宫帐皆坐西朝东。而管理契丹人和汉民的两套官署,就分列于皇帝宫帐的左右两侧。于是,“北面官”、“南面官”的称谓由此产生。“北面官”掌握契丹军政大权,官员全都是契丹贵族;“南面官”主管民政,官员大多是汉人。
■皇帝不着家
辽国成立之后,先后建造了上京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中京大定府(内蒙宁城大明镇)、东京辽阳府(辽阳)、南京析津府(北京)、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5座都城。但是,辽国皇帝却长年不住在京城里,而是沿袭游牧习俗,四季搬迁,从而形成了辽国特有的“捺钵”制度。
“捺钵”是辽国皇帝外出渔猎时的行帐。“捺钵”不仅是辽国皇帝网钩弋猎、消寒避暑的“别墅”,更是处理政务、接见各部落酋长、收纳贺礼的场所。“春捺钵”设在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塔虎城一带,每年正月上旬,辽国皇帝从上京出发到此,钩鱼、射天鹅,接见各部落酋长。“夏捺钵”在永安山(内蒙巴林右旗西北)、炭山(河北独石口西北),辽国皇帝在此避暑纳凉、处理政务、举行南、北臣僚会议。“秋捺钵”在庆州(内蒙林西县)伏虎林,辽国皇帝狩猎射鹿。“冬捺钵”在永州广平淀(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合流处平原),辽国皇帝既避寒、射猎,又与大臣们议论政事。
辽圣宗耶律隆绪以后,四时“捺钵”地点基本固定,建造了装饰讲究的“捺钵”建筑,但与中原皇家建筑相比,仍显简陋。北宋苏辙出使辽国时,看到辽国皇帝四时 “捺钵”建筑建在沙陀之中,并且门窗、匾额均用芦苇、草木制作,现舂米用雪水煮饭,不禁写下《虏帐》诗,嘲讽一番契丹人:“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从官星散依冢阜,毡庐窟室欺霜风。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
■妇女爱化妆
辽国处于塞北地界,春天风沙漫天;夏天酷日暴晒;秋天干燥风冷;冬天暴雪严寒。这种天气,对人们皮肤损伤很大。
尽管辽国契丹妇女生活在这种恶劣环境之中,但却十分爱美,喜欢化妆打扮。契丹人的中下层妇女,采用“苽蒌”保护皮肤。“苽蒌”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色,可入药。冬天,契丹妇女将“苽蒌”捣成汁,一层一层涂抹到脸上,最后形成一层金黄色的面膜,叫做“佛妆”。之后,契丹妇女整个冬天绝不洗脸,直到春暖花开才揭掉“佛妆”洗脸。这层“佛妆”作用不小,能够抵御塞外严寒、风沙,保护皮肤。
这个习俗,至今仍保留在辽国“萧氏后族”领地法库。每到冬季,法库妇女们便往脸上涂抹蛤蜊油等油性较大的护肤品,以防止面部皮肤皱裂。
■鹰隼捕天鹅
“海东青”是一种鹰隼,契丹人狩猎时,专门用来捕杀天鹅。“海东青”产自女真部落地区,数量有限。契丹人每年都向女真人勒索“海东青”。
辽国皇帝“春捺钵”时期,皇帝等人站在草滩、沼泽、湖泊等地上风处,派手下将士寻找天鹅栖身处。一经发现天鹅,将士们便举旗报告,然后众将士擂鼓、呐喊,把天鹅惊飞。这时,“海东青”冲天而上,将天鹅击伤落地。将士们立即上前,用“刺鹅锥”将天鹅刺杀,并割下鹅头奖赏给“海东青”吃。第一只天鹅,必须由皇帝亲自捕杀,然后举行“头鹅宴”。每人都在头上插鹅毛,饮酒狂欢。
■纪念“本命年”
当年,辽国契丹人已经采用了汉人的“十二生肖”属相。所以,契丹人也纪念“本命年”。不过,契丹人将纪念“本命年”活动称之为“再生礼”。
如今,人们到了“本命年”,都要在身上穿点红色,如红裤衩、红袜子等等。然而,辽国皇帝的“再生礼”却非常隆重而繁缛。皇帝的“本命年”,要在属相前一年冬季,选择一个吉日,举行“再生礼”仪式。
举行“再生礼”之前,先要在禁室内北侧,安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株“崎木”。行“再生礼”当天,将童子、老接产妇,预先安排在禁室中;室外一妇人端酒;一老者持弓箭伫立。“太巫”致奠神主之后,在群臣奉迎之下,皇帝来到“再生室”,脱掉衣服、鞋子,带着童子从“崎木”之下走过3次。每走一次,接产老妇都要念叨祝福致词,在皇帝身上做拂拭动作。当童子在“崎木”下走过7次时,皇帝便躺卧在“崎木”旁边;老者击打箭袋说:“生男矣”,表示皇帝又从母胎中降生。然后,“太巫”、群臣称贺;皇帝宴请群臣。
■头顶剃光秃
辽国契丹人的发型十分奇特,称之为“髡(音昆,kūn)发”。契丹人男女皆留“髡发”,即剃去头顶的头发,留下周围部分头发,或下垂,或编成小辫儿。
男人“髡发”式样有四种:其一,剪去头顶头发,保留其余部分;其二,额两侧各留一绺不相连长发,将其他头发剪掉,留发根部,剪成圆桃形两绺头发,自然下垂或结成发辫儿;其三,额两侧各留两绺长发,将其他头发剪掉,留发根部,剪成三角形或弯月状,在额中间相连,两绺长发自然下垂或结辫儿;其四,剪掉头顶头发,残存短发茬儿,前额两侧各留一绺长发,拢至脑后,分三股编成一条9节、长13厘米发辫儿。
契丹妇女“髡发”样式,剪掉前额边缘部分头发,留短头茬儿,其余头发在头顶束发,左侧分出一绺长发,编成小辫儿,绕经前额,与头顶束发一道,用绢带扎在一起。
如今法库农村,偶尔可见男孩儿头顶或脑后留着“一撮毛”,便是沿袭了契丹“髡发”习俗。
■皮囊形瓷器
辽国契丹人特有的瓷器造型,当首推“鸡冠壶”。“鸡冠壶”模仿皮囊容器烧制而成,用来装水、盛酒。“鸡冠壶”为扁体,下腹部肥硕,上腹部一端有直立壶口,颇似公鸡顶冠。“鸡冠壶”多为白釉、黄釉、绿釉。样式分为五种: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
法库叶茂台辽墓群2号墓出土的白瓷“鸡冠壶”,为扁圆形,管状壶嘴,半环状提梁,两侧均有仿皮条棱装饰,高26.8厘米、口径3厘米、腹径15.2厘米、底径8.8厘米。法库叶茂台辽墓群5号墓出土的白瓷“鸡冠壶”,上扁下圆,上细下粗,管状壶嘴后,有绳状提梁,壶身上部一圈皮条状装饰,共有9个圆形皮扣,壶嘴下面两侧有3道凸棱,为仿皮条接缝纹饰,高28.5厘米、口径3.3厘米、上径宽10.5厘米、宽腹直径14.4厘米、底径9.5厘米。
辽国瓷器模仿宋代瓷器烧制而成,尽管不如宋瓷精美,有些粗糙,但却凸显出契丹游牧民族的特点。除了“鸡冠壶”之外,法库众多的辽国城址、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的辽国精美瓷器,堪称国之瑰宝。
■喜欢吃“火锅”
与汉民融合之后,一向游牧的契丹人,也学会了种庄稼。契丹人传承的谷类,有粟(谷子)、黍(糜子)、菽(大豆)、水稻、小麦、稗子等;果类有西瓜、香瓜、桃、梨、李子等。尤其是蜜渍李子,尤为甘甜爽口。北宋欧阳修出使契丹时,对蜜渍李子大加赞赏。于是,契丹人便将蜜渍李子称之为“欧李”;将这种李子树叫做 “欧李树”,一直流传至今。眼下,在法库,尽管“欧李树”已没人种植,但在乡村山坡上、壕沟旁,仍时常得见。
有专家认为,多处出土的辽墓壁画证明,“火锅”是辽国契丹人发明的。契丹人在游牧途中或战争期间发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熟大块的牛羊肉,不便迁徙、随时作战。于是,契丹人便将牛羊肉切成薄片,放到锅中开水里涮着吃,牛羊肉片很快煮熟,既节省时间,又能随时应战。久而久之,“火锅”便诞生了。契丹人吃涮肉,还要配备调料。如今,人们吃“火锅”涮肉方法,与辽国契丹人吃法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