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8月,法库荣膺“中国瓷谷”荣誉称号,令国内同行既震惊无比又羡慕不已。冠以“中国”二字并称之为“谷”,不用详解就能掂出其中的分量。10年时间,法库县的执政者一脉相传,始终瞄准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勾画宏伟蓝图,快速抢占了中国陶瓷产业的制高点,并正在向千亿产业集群昂首迈进!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日前走进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现场探访,企业家们给出了16字评语:科学决策、放眼世界、科技引领、持续发力。本报从今天起刊发系列报道,对沈阳法库陶瓷产业作详细解读。
在今年法库陶博会上,县长陈佳标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修建通往法库铁路的方案已经形成,并按相关程序上报国家发改委,法库有望短期内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而法库修铁路,很大程度是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逼”出来的,因为陶瓷产业年物流量已达到惊人的3550万吨,而且还在高速增长,公路运输难以负重。
10年时间,法库累计引进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89户,到目前陶瓷年产量已达6.8亿平方米,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亿元,年产值550亿元,安排就业7.5万人。目前,法库全县总人口为53万,而陶瓷就使人均年产值增加了一万多元,陶瓷产业已成为挺起区域发展的坚硬脊梁。而作为陶瓷产业的管理部门和“总设计师”, 沈阳法库县委、县政府运筹帷幄,科学把握陶瓷产业发展大势,始终引领和助推法库陶瓷产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奋力前行。
调整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面对全国陶瓷行业产品同质化趋势,引导和帮助企业科技兴企,加快产品升级,30余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投资8000余万元引进先进设备28台。
扩大规模,提升园区生产能力。今年,7户陶瓷企业新上生产线11条,增产8000多万平方米,其中高端企业苏泊尔陶瓷有限公司产品已下线,山东金美佳陶瓷明年4月投产,当年可实现产值超10亿元。
开拓市场,助推企业走向世界。按照“建设沈阳北部区域中心市场”的发展定位,在成功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同时,组织30多位企业家走出国门找市场,法库陶瓷成功打入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朝鲜等国际市场。
筑巢引凤,大力发展艺术陶瓷。筹资6000万元建设了法库陶瓷文化创意中心,目前已有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内外艺术大师及企业进驻。这里将成为一个大师云集、氛围浓厚、商机无限的高水准艺术陶瓷创作、生产、销售基地。
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专门出台文件推进清洁能源生产,特别是引进了燃气企业科达公司进驻。2013年,开发区循环改造项目达17个,总投资20多亿元。
搭建平台,筑牢陶瓷产业根基。在办好陶博会的同时,搭建12个一流服务平台,其中包括医院、幼儿园、陶瓷学院、研发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融资平台等。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企业家们纷纷举家扎根落户,海德曼集团董事长郭进展全家族五代135口人生活在法库。
塑造品牌,挥手告别贴牌时代。新入驻企业一律注册法库商标,已入驻企业也不断提升品牌意识,创建自主品牌。目前本地品牌已达76个,占品牌总数的51%。
副市级干部、沈阳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展望未来时说,到2015年园区落户企业将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创省级以上名优品牌过百个,实现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陶瓷之都。
小资料:法库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种27种,其中瓷土等30多个品种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居世界前列,因此享有“全国瓷土基地县”美称。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傅强 通讯员 于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