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坚守调兵山
1948年2月13日,师配合主力部队向辽河进军,我团奉命留守调兵山,防犯法库之敌突围。寒风呼啸,冰天雪地,天地间混成白茫茫一片。
调兵山犹如雪原上的孤“岛”,只有参差不齐的小树显出山势的凸凹。
法库之敌被困日久,城内粮食、弹药供给窘迫。
15日,敌师长刘子皋率两个团兵力,在5架飞机、6辆装甲车、9门山炮的配合下,分两路扑向留守调兵山的官兵。敌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向调兵山二营阵地围攻,其余人马在装甲车和大炮的掩护下,从三营阵地红土砬子实施正面突围。同时,驻铁岭敌五十三军的一个团也出动接援,企图以强大的兵力消灭我团,实现突围梦想。团长冯克武、政委张志辉同志沉着冷静地分析了敌情,迅速做出兵力部署。敌机在团部阵地上空疯狂地轰炸扫射,敌人在装甲车掩护下,嗷嗷直叫扑向我前沿阵地。面对强大的敌人,我团指战员毫无畏惧,英勇顽强地迎击敌人,战斗十分激烈。
八连在红土砬子与突围的敌人遭遇,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一排长张凤坤率领一班主动出击,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敌人的第一道工事,敌人见我八连锐不可挡,即抱头鼠窜。当即八连俘敌5名,缴枪50多支。张凤坤乘胜冲向敌人的第二道工事。突然,机枪出了故障,狡猾的敌人见八连火力弱了,就发疯般向一班反扑。张凤坤临阵不乱,很快修好了机枪,对准敌人就是一顿猛扫,20多名敌人成排倒下,第二道工事即被攻破。这时,敌阵地左翼冒出5辆装甲车,后面是蜂拥而至的步兵,气势汹汹地向一班猛扫。张凤坤接到连队命令撤回阵地。突然,张凤坤胸部负伤,身子晃了一下,倒下去。一班长高日升一面组织火力向敌人还击,一面冒着枪林弹雨扑向张排长。在战士们掩护下,副班长才奎背着张凤坤安全回到连队阵地上。这时,班长高日升最后一个撤回来,他一瘸一拐的,也受了伤。
班长刘福山,带领全班携3挺机枪据守着调兵山附近的一个山头,先后打退了敌人两次凶猛的进攻。这时,全班只剩下他一个人,也只有一挺机枪还能使用。连长命令他:“一挺机枪也要守住!”刘福山机警地观察着敌情,当敌人发起第3次进攻,逼近山头时,他大喝一声:“免崽子,来吧!”端起机枪向敌人猛扫。敌人一排排倒下去,阵地上横七坚八“摆”着100多具敌人的尸体。刘福山打退敌人的第3次进攻后,仅剩下两枚手榴弹了。过了许久,敌人又缩头缩脑往山上爬,虽然为数不少,但士气低落,一个个心惊肉跳,犹如失魂落魄的丧家犬。刘福山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把两颗手榴弹摆好,紧盯着蠢蠢欲动的敌人。敌人越来越近,距刘福山只有20多米了,刘福山挥手掷弹,“轰”的一声,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敌人正晕头转向乱作一团时,刘福山又投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敌人死伤惨重,摸不清虚实,就连滚带爬狼狈而逃。刘福山牢牢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接到撤出命令时,他先到连长守的那个山头阵地汇报战斗情况。见连长身负重伤,身边唯一的通信员也壮烈牺牲了,刘福山两眼一热,泪水夺眶而出,他背起连长,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下走去……
战后,刘福山被师第一个报请特等功,光荣地获得了毛泽东奖章。据我团老同志回忆,刘福山在后来围困长春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2月16日清晨,冯团长带一个通信排增援三营,在通往铁岭公路的石砬子附近,与已突破我七连阵地正在逃跑的一股敌人和5辆装甲车相遇。为了阻击逃敌,争取时间向我大部队发出信号,冯团长不顾个人安危,果断的指挥通信排占领附近的一座小山。坚守要塞,封锁敌人的逃路。冯团长深感敌人装甲车对我威胁太大,就和警卫员隐蔽在半山腰,待敌人装甲车开近山脚,举枪瞄向装甲车的了望口,手起枪响,最前面的两辆装甲车顿时“趴”下不动了,后3辆装甲车见势不妙,掉头就跑。
敌人巡视片刻,见我火力较弱,就以绝对优势兵力向小山猛攻,战斗十分激烈。忽然,冯团长觉得腿上象挨了一鞭子,鲜血随即渗透了裤子,警卫员要背他下去,他坚定地说,“这点伤算什么!”冯团长忍着剧痛,指挥战士们转移到一条小山沟,牢牢扼守唯一通往铁岭的这条公路,决心与逃敌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