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欣欣 朱良娟 苏丹
在吉林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因学习辽史需要,笔者到后族萧氏居地——沈阳法库实地考察。在当地除看到许多遗迹外,还听说了一些故事,颇感兴趣,于是将其记录下来,结合查阅《辽史》,经过整理,写成此文,以飨读者。
公元982年,耶律隆绪[1]继承皇位,是为辽圣宗,时年十二岁。因隆绪年幼,其母萧绰(萧燕燕)摄政,号承天皇太后,时年三十岁。当时“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2],对圣宗和萧绰构成威胁。太后萧绰倚重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和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参决朝政,励精图治。辽朝社会呈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的局面。
辽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由,大举北伐,三路攻辽,其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岐沟关之战”[3],北宋军队大败。“岐沟关之蹶,宋终不振”[4],“自是宋不敢向北”[5]。统和二十年(1002年),萧太后以收复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大将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次年,南府宰相耶律奴瓜攻定州,俘虏宋朝副部署、殿前都虞侯、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深入宋境,直抵宋都开封门户澶渊(今河南濮阳)。宋廷朝野震动,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劝说下御驾亲征,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宋两军出现对峙局面。虽当时军事形势有利于宋,但宋真宗及朝廷主和派一心急于求和,遂派遣使者访辽。“宋使来聘,遗继忠孤矢、鞭策及求和札子,有曰‘汝可密言,如许通和,即当别使往请’。”[6]辽因大将萧挞凛阵亡,又恐腹背受敌,遂亦有意与宋议和。
宋正式派遣使臣曹利用使辽,曹利用携带议和书、袭衣、莲籽、金带、鞍马及器币呈于圣宗。辽为表诚意,回赠宋食物、御衣和貂裘。宋所赠“鞍马”,寓意鞍离马背,各守疆界,不生战事;所送“莲籽”取之素有“莲城”之称的许昌。“莲”生“荷”,取“和”之意,中原文化之精髓在于“和为贵”。在辽朝,貂裘乃为王公贵族所穿,“贵者被貂裘”[7],“貂裘”有“裘”(求)“荷”(和)之意。之后,双方于1004年12月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各自罢兵回师。因于澶州即澶渊订立的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百余年无战事,南北和睦相处。
据传,萧太后与圣宗班师回朝,还次南京,大宴将士,进爵赏赐不等。宴罢,为使两国和平友好之意根深蒂固,君臣相议宋朝所赠莲籽应种于何处,韩德让进言道:“此为宋朝所赠,尚需审慎栽种,臣之属地宗州(今沈阳法库),亦为萧氏后族聚居地有一灵山湖,臣以为种于此处甚好。”于是,太后一行遂往宗州,至灵山湖,见其环境优美,正值种荷季节,遂决定将宋所赠数十种莲籽种于此。次年,荷花盛开,圣宗与太后甚喜。
另外,相传辽五京之荷花均源自灵山湖。耶律八哥,因其“以扈从有功,擢上京留守”[8]。圣宗念其功,故赐其荷花植于上京道(今巴林左旗)广平淀,赐名“上京荷”。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圣宗之弟,统和十六年至开泰五年(998—1016年)任南京(今北京)留守,圣宗念及手足之情,于南京道延芳淀(今北京通县东南一带),赐种灵山湖荷花,名其为“隆庆荷”,象征兄弟和睦。东京(今辽阳)留守萧排押,“国舅少父房之后”[9],景宗次女长寿女驸马,北府宰相,出自昌平堡(今沈阳法库),建有头下军州福州,将故里灵山湖荷花引至东京道辽州、沈州(今沈阳)一带,取名“福莲”,寓意“福至香(相)莲(连)”。辽重熙五年(1037年),辽兴宗驻跸西京道(今大同)胡土白山(今崇礼)避暑,随从因知其喜荷,遂携灵山湖荷花种子植于鸳鸯泺,名其为“鸳鸯荷”。王继忠因于辽宋议和中功绩卓著,“摄中京留守”[10],之后,任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琊郡王,晋楚王,赐国姓耶律,因感念太后萧绰,遂移灵山湖荷花植于城中湖,取名“燕燕荷”。
圣宗时期,邓延正曾治愈“皇太后齿疾”[11],有华佗之能,特赐其荷花,名为“再生莲”,萧太后也因此想起太祖、太宗时期“专事针灸”之学的一代名医——直鲁古[12],曾著有《脉诀》和《针灸书》,遂赏赐其后人灵山湖荷花,名为“医荷”。尚父秦王耶律奴瓜请谈真大师入独乐寺,修观音阁,其佛法精深,云济众生,佛教把莲花看做圣洁之象征,以莲喻佛,圣宗特赐予其荷花为“观音莲”,植于独乐寺及附近。圣宗于1020年在其母后萧绰故里建咸熙寺(今义县境内,金朝改为奉国寺),建成后,特赐予其灵山湖荷花种于寺中,名其为“尚佛莲”。圣宗时期蕃汉融合,将其九女八哥、十一女擘失分别下嫁汉官刘三嘏、刘四端,所陪嫁妆中均有莲籽,并赐名“蕃汉荷”。
道宗时期,1077年,宋臣苏颂出使辽朝,与辽馆伴在冬至日的时间上发生争执,回宋后,宋神宗问:契丹历较之宋历,如何?苏颂对曰:契丹历较精确。辽道宗闻之,赏赐曾进新历——《大明历》的可汗州刺史贾俊及后人,于其家乡种植荷花,命名为“俊荷”。1094年阻卜等寇倒塌岭,尽掠西路群牧马去,东北路统军使耶律石柳“以兵追及,尽获所掠而还”[13],八月,恰逢道宗生辰“天安节”[14],因功赐其鞍马、弓箭、莲籽、盔甲及钱绢,并将莲籽种于其战胜之地,特名其为“军功莲”。墨,乃文房四宝,其制作离不开胶,“凡墨,胶为大”[15],而契丹人能炼出上等墨胶,辽道宗听闻苏东坡制墨所用胶即为契丹胶,“东坡作墨,以高丽煤、契丹胶为之”[16],道宗大悦,遂赐制胶者及产胶地广泛种植荷花,赐为“墨荷”。道宗时期的萧阳阿,其父去世时,“自五蕃部亲挽丧车至奚王岭,人称其孝”[17],道宗闻之,赞其孝悌,特赐荷花种于奚王岭泺中,名其为“孝悌莲”。北府宰相萧义之女师姑即天祚帝德妃萧氏,帝对其宠爱有加,乾统四年(1104年),破例允其于母家行“再生礼”[18],并赏赐荷花名为“德妃荷”。
辽代荷花多绘于器物。如辽代水晶莲花舍利塔、辽代荷花纹镜、张世卿墓出土的莲花铜镜……
辽代疆域辽阔,“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19]。据传,荷花曾传至辽代北部疆域,那时,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包括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域(现属俄罗斯地区)的水域,均有灵山湖荷花栽种。
灵山湖荷花,以各种途径传遍辽朝境内外,文官武将、平民百姓,均“以荷为贵”。辽朝形成“尚武”、“尚荷(和)”之国风,视荷花为皇家贵族之象征。朝廷对王侯宰相、文臣武将、外交使节及弘佛布道、尊礼孝悌、术业专攻等各行各业贡献卓著者以灵山湖荷花进行分封、赏赐、奖励和赠送,逐渐荷花成为辽人心目中的国花。